新京报讯(记者张璐)今年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提出20周年。7月28日,记者从生态环境部获悉,今年,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两个示范创建项目的遴选有了新变化。在监管方面,对命名满六年的开展复核评估,进行“末位淘汰”。
经中央批准,生态环境部自2017年以来,先后组织开展了7批生态文明示范创建工作,共命名了572个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和240个“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聚焦“双碳”目标,创建地区率先推动从能耗“双控”逐步向碳排放“双控”转变,单位GDP能耗和碳排放强度,在各地也大都是领先水平。
7月28日,在生态环境部召开的例行新闻发布会上,自然生态保护司司长张玉军表示,今年,中央批准生态环境部保留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两个示范创建项目。按照新要求,今年的遴选工作有一些新变化。
优化指标。聚焦新时期生态文明建设的新部署新要求,优化调整了部分指标。市级指标更加侧重综合建设成效和前瞻性,县级指标更加侧重任务落实和农村环境整治。
简化程序。生态环境部对生态文明示范创建管理规程进行了修订,取消编制生态文明建设规划和“两山”实践创新基地建设实施方案作为准入条件的相关要求,由原来的“规划引领”改为“指标导向”,进一步简化了程序,切实为基层减负。
减少频次。新的遴选工作周期从一年调整为三年。延长周期实质上是减少频次,控制数量,优中选优,进一步提高创建的“含金量”,树立创建地区的示范引领作用。
在加严监管方面,施行全周期动态监管,在日常,出现重大生态环境问题的国家允许的配资平台2025,进行警告;对命名满六年的开展复核评估,进行“末位淘汰”。通过全周期监管,确保引领示范的持续性,不能让牌子一挂了之。
公牛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