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资吧官网最新信息 我国持续促进能源领域民营经济加快发展
当前,能源绿色低碳转型正加速,建设新型能源体系正当时,投资新赛道的不断扩大为民营经济带来了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民营企业大显身手恰逢其时。
4月28日,国家能源局发布《关于促进能源领域民营经济发展若干举措的通知》(以下简称《若干举措》),提出支持民营企业提升发展动能、推动民营企业公平参与市场、提升能源政务服务水平三方面内容,促进能源领域民营经济加快发展,引导民营经济在推进能源绿色低碳转型和建设新型能源体系中做大做优做强。
从前沿技术创新到打破世界纪录,从商业模式初探到产业规模扩张,从践行绿色消费到赋能乡村振兴,在能源领域,民营企业身影随处可见。当前,能源绿色低碳转型正加速,建设新型能源体系正当时,投资新赛道的不断扩大为民营经济带来了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民营企业大显身手恰逢其时。
新业态新模式引领民营经济新增长
我国第七大沙漠——库布其沙漠腹地里“种”下的光伏组件,就有来自民营企业的力量。内蒙古绿晟新能源有限公司在这里建设的沙漠光伏项目,像在沙漠中种下了一片“太阳花”,源源不断提供绿色电力的同时,也有效减少标准煤的使用,这正是民营企业在能源产业中创新精神的生动体现。
对于促进能源领域民营经济发展,《若干举措》明确提出,要支持民营企业提升发展动能,支持民营企业参股核电,投资水电、油气储备设施、油气管网、“沙戈荒”大基地等能源重大项目。支持发展能源新业态新模式,支持民营企业积极投资新型储能、虚拟电厂、充电基础设施、智能微电网等创新技术和模式。
“《若干举措》发挥民营经济主体多元、形式多样、运行灵活、市场敏锐度高的优势,既支持民营企业积极发展能源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也支持民营企业参与核电、油气等能源基础设施建设,为民营经济发展开辟投资新赛道。”国家能源局法制和体制改革司副司长徐欣在新闻发布会上指出。
作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生力军、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础,民营经济发展壮大已经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注入了强劲动能和澎湃活力。《中国能源报》记者了解到,目前我国核电项目已引入一批优质民营企业参股投资。民营企业在充电设施领域也在加速发展,截至2024年底,规模以上(运营1万台以上充电设施)运营商中民营企业占比超过80%。此外,我国风电整机制造企业中民营企业占比约60%,光伏设备制造企业的绝大部分都是民营企业,2023年国内新型储能系统出货量前十的企业中,也有9家为民营企业,民营企业已经成为新能源产业的主要力量。
政策“组合拳”激发民企新活力
能源是国民经济的命脉,事关国计民生和国家安全,民营企业更是推动中国经济发展的强大引擎。近年来,我国为支持民营经济发展打出一套政策“组合拳”。
2025年1月,《中华人民共和国能源法》正式施行。作为能源领域基础性、统领性的法律,明确提出鼓励、引导各类经营主体依法投资能源开发利用、能源基础设施建设等,促进能源市场发展,支持各类经营主体依法按照市场规则公平参与能源领域竞争性业务。
在今年4月发布的《关于完善价格治理机制的意见》也明确,将健全促进资源高效配置的市场价格形成机制,营造竞争有序市场环境,健全促进绿色低碳转型的能源价格政策。
《若干举措》强调,要推动民营企业公平参与市场,不断健全市场准入制度,推进油气管网运销分离,引导民营企业更便捷进入油气市场竞争性环节,支持民营施工企业积极参与电网建设。
同时,针对能源投资,《若干举措》明确要简化能源项目审批流程,对“千乡万村驭风行动”风电项目结合实际提供“一站式”服务,提高配电网特别是10千伏及以下配电网工程的核准或备案办理效率。
徐欣表示,《若干举措》为民营企业构建发展新环境,统筹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关系,促进公平准入、加强法治保障、优化涉企服务,持续优化稳定公平透明可预期的市场环境,保障民营企业合法权益,畅通民营企业反映问题和诉求渠道,减少执法干扰,简化审批流程,多举措打造民营企业愿意来、留得住、发展好的能源领域营商环境。
提升竞争力走向全球能源大舞台
“要让民营经济这支力量更加强大,离不开政府的‘超级助攻’,民营企业自身也要不断‘修炼内功’,提升自身素质和竞争力。”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原副校长姜耀东告诉《中国能源报》记者,“政府需要提供更多强有力的政策支持,打造一个让民营企业茁壮成长的好环境,优化审批流程是为企业‘提速’,加大财政金融支持是为企业‘加油’,完善市场准入是为企业‘开路’。只有这样,民营企业才能在能源产业的赛道上跑得更快、更远。”
建设新型能源体系是一场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能源变革,时至目前,民营企业已经成为推动能源领域技术创新的重要的力量。今年4月,由隆基自主研发的晶硅—钙钛矿两端叠层太阳电池转换效率达到34.85%,再次刷新晶硅—钙钛矿叠层电池效率世界纪录。国家能源局数据也显示,目前,一大批民营企业深度参与智能电网、储能、氢能、可再生能源、煤炭清洁高效利用等能源领域国家科技计划项目的实施,民营企业参与的前四批能源领域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占比约达50%。
民营经济做大做优做强,舞台也正变得愈加广阔。《若干举措》强调,将支持引导民营企业高质量“走出去”,鼓励民营企业高质量参与共建“一带一路”,稳妥开展风电、光伏、氢能、储能等绿色能源项目合作,提高企业国际竞争力。
全国工商联副主席、通威集团董事局主席刘汉元表示,作为民营企业家的一员,将会扎根实体经济,坚持实业报国,做专、做精、做大、做强企业,以科技创新和新质生产力为抓手,推动以光伏为代表的新能源产业健康发展,助力我国及全球能源转型,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贡献积极力量。
文丨本报记者李丽旻配资吧官网最新信息
公牛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